从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小山村,从时尚摩登的艺术工作者到美丽村寨里的“羌妹子”,从一个孩子的母亲到众多孩子的良师益友……从进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岩窝村的那一刻起,四川交响乐团党委副书记涂佳便开始了不同角色的转换,用满腔的热血全力帮助当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梦。
交通设施差、产业发展单一、集体经济薄弱,不少群众面临生活窘境,这是涂佳驻点帮扶岩窝村的旧景象;文化“走出去”、游客“请进来”、产业“旺起来”,村民的新生活蒸蒸日上,这是如今岩窝村的新画卷。在涂佳的倾力帮扶下,岩窝村走上了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实现了脱贫增收,她也因此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个人、阿坝州脱贫攻坚奉献奖和茂县“羌山最美援藏干部”等殊荣。
克服重重险阻 主动冲向脱贫攻坚一线
涂佳出生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对少数民族地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当得知原四川省文化厅要选派工作人员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驻村帮扶,她第一个递交报名申请。
涂佳的丈夫是一名军人,常年不能回家,孩子年幼没有自理能力。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单位并没有马上同意她的申请。思索再三,她决定向家人求助。随后,远在西昌的母亲专程赶到成都帮涂佳照顾年幼的孩子,让她没有后顾之忧。一切安排妥当,她再次强烈要求参与扶贫工作,最终如愿以偿地踏上了驻村帮扶的征程。
涂佳驻村帮扶的岩窝村是一个美丽的羌族村寨,位于叠溪松坪沟风景区内,海拔在2800米以上,强烈的高原反应给初到此地的涂佳来了个“下马威”, 她时常感到头痛欲裂。
有天晚上,涂佳因为严重的高原反应昏迷,由于乡里的卫生院条件有限,没法输氧,当地的村干部立即把她送往县城医院。在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中,她强忍着坚持到县城,直到吸了氧才缓过劲儿来。虽然强烈的高原反应严重影响着涂佳的身体,但乐观的她总是说:“这是‘开胃小菜’!”一段时间后,她逐渐适应了当地环境。
松坪沟地处山区,常常遭遇滑坡、泥石流,堵塞无路,涂佳和当地的干部不顾飞石落下的危险,徒步翻过陡坡,走村入户深入走访。两个多月下来,她走遍了全村100多户人家,将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实际困难写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渐渐成了当地群众的“贴心人”。
心系困难群众 探寻脱贫增收的“岩窝模式”
岩窝村受自然条件限制,全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中药材种植和牦牛养殖,不少群众都处在贫困中。
在前期走访调研中,一位名叫冬娃子的贫困户的处境深深地“刺痛”了涂佳的内心。“他们一家人或残疾或患病,仅靠视力残疾的冬娃子一人打零工维持生活。”涂佳把这家人的基本情况记录清楚,还拍了不少照片连夜整理成册,发给单位寻求支持。四川交响乐团闻讯之后组织了几场“文化精准扶贫”公益演出,筹集来的1万元公益金定向捐给冬娃子一家,帮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这样的方式只能解一时之急。”涂佳说,让她更忧心的是如何彻底帮助像冬娃子一样的乡亲实现脱贫。为此,她反复跑去茂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请来专家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方案。专家们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帮冬娃子搞起了家庭养殖生态跑山鸡。
岩窝村民族风情浓郁、原生态羌族多声部演唱别具风格,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好山好水为什么不能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带着这样的思考,涂佳会同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制定了打造“文化旅游示范户”,改造农家卫生间、游客接待卧室和院落环境,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搞活旅游经济的脱贫规划。
每年农历六月19日是羌族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的“转山会”,而岩窝村的转山会也是颇有名气。依托松坪沟乡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涂佳为岩窝村制定了新的“转山会”活动方案,还协调四川交响乐团组织优秀演员对“转山会”的活动进行精心排演。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涂佳的一番努力下,2016年的岩窝村“转山会”全新亮相,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往,深山之处的小村落一时间变得无比热闹。
“走出去+请进来” 推动村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岩窝村“转山会”的成功让涂佳信心倍增。在2016年的茂县“瓦尔俄足节”上,她协调四川交响乐团在茂县萨朗广场举办了一场“云上尔玛”的民族交响乐音乐会,将传统的羌族歌舞与现代交响乐巧妙结合,使交响乐、民族音乐、民俗音乐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碰撞和交融,为游客和当地群众带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在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涂佳还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和搭建展演平台,让岩窝村通过特色民族展演“走出去”。为此,她选拔了43名本地村民做演员,把羌族多声部演唱、羌笛及口弦演奏、羌族歌舞等原生态非遗项目表演带去更大的舞台。
“第一次登上舞台排练,习惯了露天表演的村民们不大懂队形,不少人背对着观众演唱。”涂佳说,历时两个多月的排练后,这些一辈子没走出过羌寨的村民演出水平大大提升。
2016年11月,一场名为“山魂”的羌族原生态多声部演唱在成都成功演出,民族文化瑰宝走出了大山,登上了专业的舞台,成了岩窝村一张亮丽名片。
随后,涂佳趁热打铁,协调四川文化·院团联盟和四川文化志愿者组织了18个家庭44人前往岩窝村,以寄宿村民家庭的方式,深入了解羌文化,深度体验大山深处的羌寨生活,同时也帮助村民增加经济收入,探索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家庭旅游脱贫致富模式。
特色文化走出去,大批游客请进来,让岩窝村的乡村旅游有了快速的发展。“要继续挖掘民族文化,通过举办一些特色文艺联欢会等,进一步促进特色乡村旅游发展。”当看到当地村民旅游收入不断增加,涂佳说,这是文旅融合发展让岩窝村的致富路看到了新曙光。
如今,摘下“穷帽子”的岩窝村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越走越远。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中国青旅报社,访问yuanben.io查询【51S9PFAT】获取授权信息。